孟子《魚我所欲也》語譯筆記|DSE 中文十二篇範文賞析|深夜學堂|卷一閱讀

snapask小助手
25 Aug 2019
DSE中文十二篇範文系列:
王維《山居秋暝》語譯筆記|DSE 中文十二篇範文賞析|深夜學堂|卷一閱讀
孔子 《論孝》語譯筆記|DSE 中文十二篇範文賞析|卷一閱讀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語譯筆記|DSE中文十二篇範文|深夜學堂|卷一閱讀
魚我所欲也是十二篇範文中其中頗難的一篇,因為當中涉及中國哲學,古時十分推崇仁義、高尚情操,對於違反仁義的事情均不能容忍,寧願犧牲生命亦不甘屈服。同時我們可以向孟子學習如何寫一篇好的議論文,當中他運用了很多論證手法去支持「捨生取義」這個觀點。
本集科目:中文
夜遊主題:魚我所欲也 孟子|DSE 中文十二篇範文
夜遊導師:易拎
夜遊學生:Kat Gal
魚我所欲也 孟子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體裁 - 議論文
中心思想 - 人要捨生取義
每個人都有捨生取義的本心,但只有賢者會堅持
比喻論證
孟子以魚比喻生命,熊掌比喻仁義。雖然生命跟仁義都很重要,但如果不能兼得,他會寧願放棄生命成存義。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正面論述 - 捨生取義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果你認為義比生命重要你應該犧牲生命去成全公義/避開不義
=人之本心
反面論述 - 捨義取利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如果你認為生命比義重要,你會做看似可以魚與熊掌兼得的事以保存生命
=喪失本心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語譯:捨義取利可以生存,但有人不會做
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也
語譯:捨義取利躲災禍患,有人亦不會做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語譯:因為有事情(義)比生命更重要,有事情(不義)比死亡更討厭
> 賢者是不會做捨義取利的事!
舉例論證
1. 乞丐 - 寧願餓死,都不會屈服於嗟來之食或凌辱的施贈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2. 位高權重者 - 寧願死,亦不會接受不符合禮數而得的獎賞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 否則等於失其本心~
孟子常用修辭手法:
排比 - 令內容有層層疊加,一氣呵成的作用
(鄉為身死而不受,⋯⋯;鄉為身死而不受,⋯⋯;鄉為身死而不受,⋯⋯)
關鍵字:魚我所欲也、孟子、捨生取義、本心、賢者、排比
推介
DSE中文卷二|高階版中文作文古今名言大全 豐富內容寫作多角度
每次作文都用千篇一律的例子?此筆記的古今名言就幫到你!曾在公開考試中作文奪高分的導師整合了這篇可以易讀易用的名言大全,當中有些是出自經典文學,有些是名人的哲學思想。這些句子不單可以加強作文內容的深度及文化,熟讀這些名言還可以增強語言觸覺,對DSE中文卷一閱讀理解或卷四說話論點也有幫助。
snapask小助手10 Aug 2019HKDSE Study Leave 溫書秘技 (一) 搏盡無悔
DSE仲有兩個月唔夠就殺到埋黎,同學仔進入咗作戰狀態未呢?唔好以為仲有大把時間,輕輕鬆鬆Hea住過都奪星星入大學,其實依家正正係你人生嘅黃金時間!當你係到訓緊晏覺,另一邊廂已經有堆苦幹學生做緊無限Past Paper,考公開試最忌無壓逼感!
snapask小助手1 Mar 2019【選科指南】中三選科100問 - 經濟 Economics
經濟學是探討人類在有限的資源下作出的行為,當中亦蘊涵了很多哲學理論,所以有些經濟科學生會嘗試讀張五常的書本,但其實對於DSE高中生來說,各位未必能夠理解箇中道理,因此讀ECON不一定就要讀張五常的書。
來遲19 Jan 2021DSE 通識還原基本步:IES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過去不斷有學生問我同一條的問題,「其實IES重唔重要架?」,我每次都必定會答「相當重要!」不是因為逼要學生交功課,於是跨大其重要性,而是四年DSE的數據及經驗告訴我,若果同學忽視這20%的重要性,將會有不能承受的後果。
snapask小助手10 Jun 201915:44
韓愈 《師說》語譯筆記|DSE 中文十二篇範文|深夜學堂|卷一閱讀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希望藉《師說》針對當時從師的風氣而寫的,因為他反對大眾過看重階級,認為學問、能力不應以地位而區分,主張「古之學者必有師」。
snapask小助手27 May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