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即刻查詢

    需要協助?

    唔知邊個課程最適合自己,想申請免費試睇?需要技術支援,又或者有其他疑難?

    有我哋幫你!

    馬上聯絡我哋,我哋會盡快安排客服幫你。

    立即聯絡
    或掃𣈴二維碼
    qrcode
    bgQrcodeImage

    2021 DSE ICT 1A卷題解分析及得分策略

    Willis Wan

    Willis Wan

    10 May 2021

    以手機繼續觀看
    2021DSE-ICT-題解分析-得分策略

    2021年DSE ICT 1A卷正確答案全公開!包題解分析及得分策略!

    螢幕截圖 2021-11-12 12-2021-11-12.34

    第1題:文件處理 Word Processing (A)

    第一題以文件處理工具作主題,實屬少見。題目本身卻不算十分困難。選項 (1) 和 (2) 都可以改變文件的樣式,但 (3) 這個選項只能確保所選入文字的準確性。故此題答案是A。


    第2題:二補碼上溢錯誤 Two’s Complement Overflow Error (D)

    一道十分典型上溢錯誤(Overflow Error)的題目,難度卻比往年稍為上升。以往教導同學作答這類題目時,第一原則必然是:「正數與負數相加時,上溢錯誤不能發生。」這個原則通常能排除兩個選項,但在本年的題目中只能排除 B 。我們便要計算剩下三個選項的值,從而判斷哪個選項會導致上溢錯誤。


    計算的方法也有數種。不少考生喜歡把選項的二進制數字先轉換為較熟悉的十進制,再檢查運算後的值。筆者更喜歡直接在二進制的數字上計算,這樣考試時便不用背誦在不同的字長(word length) 㡳下,十進制的可表示範圍。

    選項A:

    Screenshot 2021-05-10 at 17-2021-05-10.01

    選項C:

    Screenshot 2021-05-10 at 17-2021-05-10.02

    選項D:

    Screenshot 2021-05-10 at 17-2021-05-10.02

    在選項 D 中,兩個負數相加後,結果卻變成了正數。所以這條的答案是D。

     

    第3題:記數系統Number System (C)

    這是1A卷中相對新穎的題目,牽涉考生對記數系統(Number System) 和 ASCII 的理解。題目給出英文字母 ‘Z’ 的ASCII 代碼是 5A 的話,問 ‘X’ 的 ASCII 代碼是多少?

    ‘X’ 在 ‘Z’ 的前兩位,而 ASCII 是順序排列英文字母的,所以我們把題目轉化成一道數學題:5A16-2 = ?

    在十六進制中,我們會以0-9和A-F 共十六個符號表示數字。所以 ‘9’ 之後的數字不是 ‘10’,而是 ‘A’。

    同樣道理,把 ‘5A’ 向後數的話,5A1659165816,所以這題的答案是C。

     

    第4題:數據庫——建立表格 Database Table Creation (B)

    又是一道稍為偏門的題目,要求考生對數據庫有充足的經驗。

    假設我們為一所圖書館設計數據庫來管理圖書,我們需要甚麼資料呢?我們可能會收集不同圖書的名稱、ISBN 代碼、該圖書現有的數量等。但是我們需要預先知道最多會有多少圖書嗎?

    選修單元A 的同學應該十分熟悉SQL 的語法。如果要建立這樣的表格,我們會使用以下的語句:

    Screenshot 2021-05-10 at 17-2021-05-10.04

    從上面的語句可見,我們需要的資料包括欄目的名稱、欄目的數據類型(即 (1) )、欄目的限制(NOT NULL)、以及表格的主關鍵碼(即 (3) )。

    為甚麼我們不用設定表格的最大記錄數量呢?因為 DBMS 會負責管理數據如何存放於輔助存貯中。既然 DBMS 會替我們處理,我們又何必替它擔心呢?所以這條題目的答案是B。

     

    第5題:WAV vs MP3 (B)

    一道相對簡單的比較題目。相信考生早在中四已經被老師「洗腦式」傳授有壓縮和無壓縮檔案格式之間的分別,應該能看出 (2) 是正確的。 (1) 並不是一個優點,而 (3) 則兩者也没有跨平台的問題。

     

    第6題: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C)

    第二道關於文件處理的題目,這次是在問目錄的生成和更新。本屆的考生在通識科的 IES 和 ICT 的 SBA 都取消的情況下,確實少了實習使用 Word 等工具的機會。在Word 中,如果我們插入了新的章節,我們要回到目錄頁的框中,點選更新目錄的按鈕。按下後,頁碼便會跟從當前的文件更新了。

     

    第7題:演示Presentation (A)

    不少考生對題目中 “Verbal Annotations” 一詞感到陌生。這點也不足為奇,同學在學校裡演說時,也難以有機會可以預錄旁述。說穿了就是在PowerPoint 中加入音訊。所以 (1) 是正確, (2) 是錯誤的。

    (3) 也是錯誤的。PowerPoint 容許用戶在有影片的投影片中加入旁述。

     

    第8題:綜合套裝軟件Software Suite(A)

    一道綜合套裝軟件(Software Suite) 的應用題。由於要選擇指定的客戶,(1) 的選項當然需要使用。如果要個性化不同的郵件,(2) 的選項就能做到。

    由於我們不需要預測未來的數據,(3) 的「假設分析」便不是正確答案。

     

    第9題:數據控制Data Control(B)

    註冊時要重新輸入密碼是為了進行校驗,這算是 ICT 的常識吧!

     

    第10題:物件連接與嵌入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D)

    OLE 這個課題在2018和2019年的試卷都是以短答題的形式出現。在2021年的試卷出現,題目不算深。物件連接(Object Linking) 一向與檔案大小沒有太大關係,B 和 C 理應排除。JPG 也支援 OLE ,所以 A 不是正確答案。選項D 的說明與物件連接的定義十分相似,考生應該能順利選出這個答案。

     

    第11題:數據輸入表單Data Entry Form (A)

    在2017年的1A卷中,考生在表單(Form)的題目中表現未如理想,準確率只有百分之44 。在2020年問了DBMS 中的另一工具報表(Report)的情況下,今年重問 Form 真的不足為奇。

    Data Entry Form 免去了用戶輸入SQL 語法的過程,改以在一個圖形用戶介面(GUI)中選取合適的數據。用戶不用手動輸入數據,自然減低了輸入錯誤的可能性(即 (1) )。Data Entry Form 也不會減低儲存數據所需的空間,所以這題的答案是A。

     

    第12題:輸入-處理-輸出周期 IPO Cycle (C)

    很特別的一道題。以往 IPO 的題型會集中看考生能否分辨三個階段中的動作,這道題直接延伸了基本的IPO Cycle ,問考生IPO 中的Process 是怎樣來的。Program 提供了指令給Process 去執行,而這些指令都儲存於Storage 中。所以X 和 Y 分別是 Program 和 Storage。

     

    第13題:樞紐分析表Pivot Table (D)

    樞紐分析表(Pivot Table)一向是考生表現較差的部分,因為樞紐分析表的概念牽涉數據分析(Data Analysis)的基礎,亦即對統計學有一定認識,在課堂上難以練習。同學若果對這類題目感到陌生、束手無策的話,筆者會努力在這有限的篇幅盡力解釋。

    我們在進行數據收集之後,可以把數據分為兩種:離散數據(Discrete Data)和連續數據(Continuous Data)。兩者的分別在於前者的可能性是有限的,而後者是無限的。例如,一間公司的職員數量是離散數據,而每個員工當天在公司逗留的時間則是連續數據。

    試想像一下,如果老闆要求你報告出每個部門有多少人,你會怎樣報告呢?你大概會做出一個表格,清楚顯示出每個部門的人數:

    Screenshot 2021-05-10 at 17-2021-05-10.06

    其實這就是你的樞紐分析表了。有幾點值得留意:

    - 放在欄(Column)和列(Row)的數據必須是離散數據,不然該分析會變得沒有意義。
    - 放在值(Values)的數據必然是某種統計函數(Statistical Function),最常見的是Count,Max,Min 和 Average 。
    - 放在 Filter 的數據只是用於顯示或隱藏特定的數據。

    所以在這個例子中,我們把「部門」這個數據放到了列,然後把「COUNT(人數)」放到了值。

    回到試題中,Participant 能放在哪裏呢?

    題目要求我們計算每個參與者各自參與了多少場視像會議。所以Participant 這個數據應該放在 Column 或 Row 上,而 Values 應該填上 COUNT(Participant)。這樣排除答案,就只剩下 D 了。

     

    第14題:輸入/輸出設備 Input/Output Devices(D)

    題目要求考生多留意日常生活中,輸入輸出設備的規格。現時大部分的掃描器都能連接無線網絡,所以 (1) 可以是掃描器的規格。掃描器的色深(即 (2) )直接影響掃描圖像的質素。掃描器也需要暫存掃描影像,以傳輸至電腦或其它設備。故這題的答案是D。

     

    第15題:驅動程式Driver Program (B)

    驅動程式為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提供界面,讓系統能管理和控制硬件。符合驅動程式的用途的就只有 (2) 了。

     

    第16題: 系統分類 System Classification (C)

    能在網上跟朋友實時地玩網上遊戲,(1) 跟 (3) 應該顯而易見吧!

     

    第17題:硬碟Hard Disk(B)

    考生對SSD 與 HDD 的對比應該不陌生,但是為甚麼要把操作系統儲存在 SSD 而非HDD 呢?因為SSD 的存取速度比較快。我們需要經常存取操作系統的檔案,那麼更快的 SSD 便更加適合。

     

    第18題:中央處理器的發展CPU Development (C)

    中央處理器的近代發展包括提升處理器的數量、提升時鐘頻率(即C)、以及減低用電量。

     

    第19題:計算能力Computational Power (C)

    在考慮購買哪台電腦時,我們應該考慮中央處理器(CPU)的工作效能(時鐘頻率),確保電腦能順暢地執行我們要做的工作。隨機存取記億體(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的容量必須足夠大,才能確保CPU 能順𣈱地運作。我們也應該考慮輔助存貯的容量,以確保電腦有足夠位置儲存現在和將來所使用的程式和數據。

    我們甚少考慮唯讀記億體 (Read-only Memory;ROM) 的容量,因為 ROM 的作用是為了提供起始程序(Bootstrap Programme)給電腦。這個程序所佔的空間不大,而且並不影響電腦的性能。所以這道題的答案是C。

     

    第20題:輸入/輸出設備Input/Output Devices(A)

    這條題目要求考生留意近年新興的電子產品。新的電子書閱讀器通常配備黑白或低彩的顯示器,使閱讀器的用電量更多,使用者能在戶外使用更長時間。同時,這些設備會比一般的平板電腦輕巧,方便攜帶。

    相比起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只需顯示電子書中的內容,所以其計算能力會比平板電腦低。

     

    第21題:機器周期Machine Cycle(D)

    2015年曾問哪個 CPU 部件負責獲取指令,只有42%的考生答對。六年後把「獲取」改成「解碼」再問一次。考生應該記得,算術及邏輯部件(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ALU)只負責執行跟運算有關的指令。解碼的動作是由控制部件(Control Unit;CU)負責的。

     

    第22題:網絡設備Network Devices (C)

    Networking 中相對簡單的題目,四個選項中亦沒有相似的裝置。路由器(Router ,即 C )負責連接數個局部區域網絡(Local Area Networks;LANs)。而交換器(Switch)則是用於連接同一局部區域網絡中的不同設備。兩者分工不同,同學不應混淆。

     

    第23題:多媒體元素Multimedia Elements(A)

    A的選項是壓縮檔案格式,並不屬於多媒體元素的一種。B、C 和 D 分別是音訊、影像和圖像檔案格式。

     

    第24題:用戶界面設計User Interface Design(D)

    同學應不難看出三個選項在設計界面中都十分重要。字型的大小,顏色的搭配和顯示的語言都會影響客人的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UX),繼而影響公司的利益。

     

    第25題:網絡設計Network Design(D)

    這條題目需要同學小心審題。筆者嘗試做這道時也忽略了一個細節,選錯了答案,幸得友人提醒。題目中的使用者需要使用公司中的手提電話,遙距控制在家中連接了Wi-Fi 網絡的設備。家中的網絡形成了一個局部區域網絡(Local Area Network; LAN ,即(1)),而家中的設備必須經過網絡接達點(Access Point;AP ,即(3))才能連接到Wi-Fi 網絡。既然使用者需要在公司控制設備,這些指令必須要經過互聯網(Internet ,即(3))才能抵達家中的設備。

     

    第26題:互聯網的服務 Internet Services(D)

    使用雲端服務的好處是互聯網的課題中比較容易的題目。同學應該看出不用安排人手維護伺服器是變相減少公司的人員(即 (2))。另外,公司可以直接聯絡應用服務供應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而提升可用容量(即 (3))。

     

    第27題:HTTP(A)

    HTTP 全稱是「超文本傳輸協定」(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故名思義,當然是用來傳輸超文本檔案(即 (1))。 (2) 是由網域名稱系統(Domain Name System;DNS)負責,而 (3) 則是由互聯網瀏覽器(Internet Browser)負責。

     

    第28題:無線網絡Wireless Network(A)

    安裝網絡接達點(Access Point;AP)是為了提供無線連接的功能,所以同學不應選擇與無線網絡無關的選項。(1) 中的平板電腦通常使用Wi-Fi 連接網絡,所以是正確的。(2) 的選項與無線網絡無關——有線網絡也能提供全日的網絡連接。(3) 則是對無線網絡的錯誤描述——一般而言,無線網絡的數據傳輸速度比有線網絡為低,原因是無線網絡更容易收到干擾(Interference)。

     

    第29題:空運行Dry-running (D)

    重覆⋯⋯直至迴路(REPEAT…UNTIL Loop)與某運算的整數部分(Integral Part)不算是十分困難的組合,同學小心留意迴路的結束條件(Ending Condition)則可。下面列出追蹤表格(Trace Table),以供參考——

    Screenshot 2021-05-10 at 17-2021-05-10.10

     

    第30題:解難程序Problem-solving Procedure(B)

    在解難程序中,我們會先分析問題,研究問題所需要的數據,並在設計算法後才開始編寫程式。所以 (1) 和 (3) 都不是正確的選項。在編寫程式後,我們需要透過算法測試,而確保程式沒有邏輯錯誤(Logic Error)。

     

    第31題:布爾表逹式Boolean Expressions(D)

    布爾表達式的題目一向不算困難。同學如果想在這類題型做得更快更準的話,不妨使用「短路判斷」(Short-circuit Evaluation)。短路判斷指的是

    1. 在判斷 AND 運算時,先判斷其中一組是否為 FALSE 。若果其中一組為 FALSE ,則 AND 運算傳回 FALSE ,另一組不用判斷。
    2. 在判斷 OR 運算時,先判斷其中一組是否為  TRUE 。若果其中一組為 TRUE ,則 OR 運算傳回 TRUE ,另一組不用判斷。

    回到這道題目,我們可以怎樣應用短路判斷呢?留意A、B 和 C 的選項都是以 AND(Z > 10)作結,所以我們可以直接判斷(Z > 10)。由於(Z > 10)傳回 FALSE ,所以A、B 和 C 都會傳回 FALSE,那麼正確答案便只可能是 D 了。

     

    第32題:空運行Dry-running (A)

    又一道不算困難的題目,小心如果語句(IF Statement)的條件即可。

    Screenshot 2021-05-10 at 17-2021-05-10.11

     

    第33題:空運行Dry-running (C)

    同樣不算困難,但越簡單的題目越容易失分,小心才是皇道。

    Screenshot 2021-05-10 at 17-2021-05-10.12

    第34題:空運行Dry-running(D)

    在算法頂部加入陣列初始化(Array Initialization)的語句,貌似使題目的難道增加。仔細一看,當⋯⋯迴路(WHILE Loop)部分只執行了一次,成了一頭「無牙老虎」。

    Screenshot 2021-05-10 at 17-2021-05-10.12

    第35題:空運行Dry-running (C)

    不算十分複雜的題目,留意結束條件(Ending Condition)即可。有趣的是,迴路(Loop)的主要內容是在不使用暫存變量(Temporary Variable)的情況下交換兩個變量的值。

    Screenshot 2021-05-10 at 17-2021-05-10.13

    第36題:軟件的版權 Copyright Of Software(B)

    開源軟件(Open Source Software)指的是我們能獲取到軟件的源代碼(Source Code)。我們可以更改源代碼以配合自己的需要(即 (2))。

     

    第37題:資訊的質素Quality Of Information (A)

    在編寫報告時,我們必須確保報告的內容是真確、可信的。所以,我們必須考慮我們從互聯網上獲得的資訊是否正確(即 (1))。

     

    第38題:數碼隔閡Digital Divide(A)

    數碼隔閡(Digital Divide)是指有能力使用資訊科技的人和沒有能力使用的人之間的差距(Gap)。導致數碼隔閡的原因可以是在經濟上的問題,也可能是由於知識的不足(例如:老人家)或疾病(永久傷殘)等。所以在作答這類題目時,要小心留意該選項能否有效地幫助某類人群。

    例如,(1) 的選項有效地幫助沒有電腦的學生學習。而(2)則與數碼隔閡無關——不能使用科技的人在以往和現在都能在櫃檯下單。(3) 更是擴闊了數碼隔閡。


    第39題:版權Copyright(B)

    分析哪些動作可能違反版權並不困難。同學要記得:使用點對點軟件(P2P Software)分享自己的檔案並不違法。


    第40題: 保安措施 Security Controls (B)

    (2) 的保安權標(Security Token)主要用於認證用戶身份。(1) 則是用於把URL 中的網絡域名轉換成IP 位址。而 (3) 則是用於檢查進入網絡中的封包(Packet)是否安全。

    DSE精讀課程

    立即了解ICT精讀課程

    關於作者
    Willis Wan

    Willis Wan

    Snapask ICT 精讀課程首席導師,於科大資訊系統學及營運管理學 一級榮譽畢業。擅長抽取課題核心、剖析常犯謬誤、破解刁鑽考題,指導學生熟練重點Concept及掌握MC技巧。

    推介

    • DSE 2021 中文作文題目分析|卷二作文

      DSE 中文|2021年卷二作文題目一分析及得分策略

      2021年DSE中文作文卷題一題目為「經過這件事,我才明白到一心是我的知己,是真正了解我的人。」要求的文體是記敘抒情文,「記述」與「抒發」的篇幅宜作平衡,兩者的關係亦應當密切緊扣。

      Hugo Lai30 Apr 2021
    • DSE 2021 中文作文題目二分析|卷二作文

      DSE 中文|2021年卷二作文題目二分析及得分策略

      2021年DSE中文作文卷題二題目為「隱藏」。本題文體不限。考生可就「隱藏」的想像或思考虛構故事,亦可直接議論闡述個人反思。

      Hugo Lai3 May 2021
    • DSE 2021 中文作文題目三分析|卷二作文

      DSE 中文|2021年卷二作文題目三分析及得分策略

      2021年DSE中文作文卷題二題目為「富足的物質條件有利孩子成長。」你同意嗎?。文體要求為議論文,並就題目陳述提出明確的正反立場。

      Hugo Lai3 May 2021
    • 香港各大院校彈性收生安排一覽 2022

      2022香港各大院校彈性收生安排一覽

      因疫情😷的緣故,應屆及準DSE考生大部分時間都只能透過電腦上網課💻,有不少考生都表示複習進度受影響。有見及此,各大院校亦宣布設立彈性收生安排,即使個別科目失手,但整體成體優異,亦有機會獲院校特別考慮✅。

      snapask小助手28 Jun 2022
    • snapask

      APPLE-政府五大職能

      LS通識題型分析:APPLE-政府五大職能|分析角色與責任,從五個角度入手,易記易用,助你應對比較、建議題!

      Snapask小魚老師11 Aug 2022
    • Part B 必溫文體格式 (下)

      DSE 英文 Paper 3 英文聆聽|Part B 必溫文體格式 (下)

      DSE英文Paper 3中,Letter(信件)是Part B最常見的文體,讓我們重溫各類Letter的格式和萬能句型,熟讀不同文體寫作的應試技巧。

      snapask小助手6 Sep 2020

    你有其他疑問嗎?

    一鍵發問,解決全科疑難!

    See plans